目的为手段赋予正义,但总要有什么为目的赋予正义。
——列夫·托洛茨基
01
雨打在挡风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R随着雨声的节奏敲击车窗,手指在玻璃上游移,仿佛钢琴家在无形的琴键上弹奏。无数个漫长的监视任务中,她就是用这种方式打发时间的。“够了,你打扰到我了。”副驾驶座上的K拍了拍她,另一只手仍然端着望远镜不动,这样的姿势已经维持了半个小时。R停下动作,看向窗外,东柏林的天空阴沉,街上行人寥寥,不到晚餐时间,城市灯火已在雨幕中氤氲开来;街对面,公寓四楼的那个房间却反常地暗着,如同无数睁开的眼睛中唯一紧闭的那个。“还没有目标的踪迹。”K的语调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但R还是察觉到了,“要提前行动吗?”
“否决。不能打草惊蛇。”
“万一他已经在和西边的人联系了呢?”话这么说,K监视的动作没有半分松懈,另一只手搭在腰间的枪套上;他苍白的小臂青筋突起,长久以来的职业病,R暗暗庆幸,自己如今已经不必再干这种体力活。“监听组那边没有消息,继续等。”她说。一些局里的同事把监视任务称为“看孩子”,途中不能打盹,不能发出动静,不能让孩子爬到婴儿床外,最重要的是,孩子这个称呼足够贴切,如果没有那种近乎于关切和爱的复杂情绪,是不可能时刻不停盯着目标几十个小时的。
R不喜欢在雨天出外勤,没有人喜欢,雨声会干扰监听,雨流会抹去足迹,雨水会为隐匿行踪带来麻烦。如果可能,她不会选今天作为行动的日子,但局势已不容拖延。这是近年克格勃内部涉及级别最高的叛逃事件,逃亡者是对外情报总局首屈一指的技术专家,四十年代初就投入情报工作,一线人员中,少有他这样在战前战后都十分活跃的。仅仅是他叛逃的消息就足以引起克里姆林宫的紧张,何况有消息称,他手中持有华约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作战计划(注1)。作为他领导的小组内的第二负责人,R从克拉科夫被紧急召集,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代价将这个“重要资产”活着带回,除非万不得已,不得选择灭口。
从大衣口袋翻出画满记号的地图,R最后重温一遍行动计划:三组人分别监视公寓的三个出口,东德国安部提供一队支援,监听组拦截了公寓的电话和无线电信号,整个街区现在俨然是个密不透风的牢笼。不过,R早就在多年的经验里领会到,无论怎样的牢笼都会让猎物找到可乘之机,猎手才是一场围捕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来了。”K声音低沉,却让R顷刻从思绪中清醒过来,她抬头望去,公寓楼下出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身着黄色雨衣,在阴暗的街头格外显眼。通过体格,步态,雨衣遮挡下一瞬显露的面容,足够R确认那就是他们苦等多日的目标。 “行动。”她伸手敲了敲货车的后厢,和K推开门下车;货车后门随即打开,几个人跳下,跟在R的身后,他们是东德国安部派遣的精锐。“按计划行事。”R对身后的人说,用的是德语。
“是。”同行人里领头的回答。
R带人穿过街道,走向那个穿黄色雨衣的人,步伐介于行走和小跑之间,这么多人同时追踪,已经没有掩饰的必要,但距离太远,还没到冲刺的时机。雨越下越大,这样下去会阻隔视线,R打了个加快前进的手势,一行人跑起来,黄雨衣显然注意到这一变化,立刻开始拔腿狂奔。刺耳的铃声响起,电车从街道中央经过,短暂阻隔了视线,驶过后,黄雨衣的身影消失了。尽管R对于布下的包围网有十足把握,还是内心一惊,立即奔向离那人最近的街角,哪怕目标只消失在视野中一秒钟,都是极度危险的迹象。拐过街角,黄雨衣就在前面不远处,却不再逃跑,而是静静站着,似乎一瞬间忘记了自己本该做什么。这很不寻常,但R没时间犹豫,猛冲上去,把黄雨衣扑倒在地。同行人迅速跟上来,围在四周持枪警戒。
带着一丝不详的预感,R掀开黄雨衣的兜帽,底下的人长相却与目标大相径庭。文件上的照片R看过无数遍,不可能记错。“我……我做错什么了?”那人支支吾吾地说着,语调因恐惧而止不住颤抖,“我就是,在这里打广告而已……”
R立刻警觉起来:“什么广告?”
“之前有人给我一笔钱,让我今天傍晚穿这身雨衣在街头站着,说是当作宣传广告,没想到真的下雨了……”那人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什么事件,忙不迭开始辩解:“你们是史塔西,呃,国安部对吗,我承认打广告是资本主义行为,我认罪,拜托不要……”
身后传来同行人的呼喊,R回过头,看见一辆黑色轿车从路口飞速驶来,溅起一人高的水花,尖利的刹车声过后,停在了前方不远处。有个人从街角的阴影中猛然冲出,钻进轿车敞开的车门,R一眼辨认出,那才是真正的目标。同行人举起手枪,R马上伸手拦住:“留活口!”轿车很快开动,持枪的特工们纷纷看向R,但直到那辆车的尾灯消失在雨幕中,也没有人扣动扳机。R低头沉默片刻,起身,缓缓走向那个街角,现在再赶时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街角的地面上,是一件脱下的黄色雨衣。
“目标逃脱。”R转向身后的人,说道,“立即组织警察在周边街区设卡,搜查火车站和地铁;把目标档案下发到各个警局,让他们协助搜索,如果有任何发现,随时通知我。这次行动失败,我会负责报告。”结束了。R很清楚,无论作出怎样的补救,都只是像葬礼上的悼词那样,让自己死得更体面的东西而已,克里姆林宫会在意的,只有自己说的前四个字。内部问讯、调职,也许更糟的是,让那些清理门户的人嗅到气味,R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落在自己身上的惩罚。她仰头看向天空,天色变亮了些,雨大概要停了。
02
充斥在伊万·诺维科夫遥远的童年记忆中的,是饥饿。
1930年,当消灭富农的命令传到喀尔巴阡山脚下的村庄时,一切才刚刚开始。恐慌迅速蔓延,人人都知道,乌克兰的富农问题向来是莫斯科的眼中钉。先是大规模的逮捕行动,成百上千的人被政治保卫局判为富农,被押上囚车送走,那些囚车的别名叫“黑闷罐”,内部密不透风,六分之一的犯人闷死在运输途中——如果那些人称得上是犯人的话。然后是集体农庄、强制征粮,各州下派农业指标到农村,可农民不眠不休劳作十年也无法达到指标。余粮被尽数收走,种子也不放过,即便这样仍然无法打消莫斯科的疑虑,第二轮针对富农的清洗开始了;在诺维科夫生活的村庄里,每天都有熟悉的人被凭空扣上富农的名号,而后无声无息地消失。紧接着,饥荒不期而至。
面包最先吃完,然后是土豆,然后开始宰杀牲畜,但牲畜也都饿得瘦骨嶙峋,怎么剥也剥不下多少肉;再然后,人们到雪地里寻找橡实,磨成粉,掺进麦麸和土豆皮,再烤成面包;与其说那是面包,不如说是石头一般坚硬的饼,黑色的,比黑麦面包颜色还要深,黑得就像人内心的绝望。诺维科夫的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去村外的雪地挖橡子,然后才到邮局打听是否有父亲从劳改营寄来的信,几年来母亲最惦记的永远是这件事,每一次得到的结果却都是没有。而母亲回到家总是显得很开心,仿佛手中的那些橡子就足以构成生活的全部希望,诺维科夫没法假装看不到母亲手上的道道血痕,而母亲总是只有一句话:“吃吧,瓦纽沙(注2)。”
邻居格里沙大叔,往年圣诞节总是给诺维科夫家送预测运势的苹果,而那一年的圣诞节,他来家里讨余粮的时候,诺维科夫听见他和母亲的谈话,决定杀掉妻子和两个女儿,好让她们不再受苦。诺维科夫清晰地记得,说这番话时,格里沙和母亲的脸上都没有表情。那天晚上很安静,第二天早晨,诺维科夫看见格里沙大叔在屋子后面,脚边摆着几个布袋,一个大两个小,而他神色漠然地挖着坟坑,仿佛只是在干寻常的农活。三天后,人们发现了格里沙大叔吊在房梁上的尸体。某种程度上,格里沙一家是幸运的,因为饥荒还远没有到最坏的时候。
地里的橡子被挖光吃尽后,迟到的春天才带来新的食物——山上的花草可以吃,草根可以煮汤,椴树叶可以晒干磨粉做成饼,虽然比起橡子做的差得多。但这些远远不够,饥民们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穿过荒芜的田野,跪倒在铁路边,等到基辅来的列车经过时,向车上的人乞讨食物。母亲们总是举起自己的子女哀求怜悯,那些孩子瘦得几乎没有重量,仿佛只要轻轻一抛就会向上飘去,如同天使回归天国。诺维科夫已经过了母亲可以抱得动的年纪,又或者是母亲已经饿得没有半分力气,他只能自己跪下,从饥饿中挤出所剩无几的悲伤用来哭泣。那时诺维科夫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火车,带着震天动地的轰鸣声呼啸驶来,苏维埃工业化的最高结晶,在它面前俯首的却是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
母亲这根绷紧的弦最终还是断了。春季最后一天的早晨,诺维科夫起来,发现家里空空荡荡,餐桌上放着一张字条:“妈妈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活着的希望留给你。愿你今后过上幸福的人生,瓦纽沙。爱你。”压在字条上的,是从去年冬天存到现在的几颗橡子。在村庄附近的河边发现了母亲脱下的靴子,她赤脚走入了春末的河水中,没有找到尸体,没人还有力气沿着河搜寻。此后的几十年里,诺维科夫反复思索母亲留下靴子的用意是什么,唯一得到的答案是,她希望孩子记得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死去的。
诺维科夫离开的那天,村庄里一片寂静,没有人,没有动物,连鸟也没有,他是剩下最后一个活物。这些日子他已经太过熟悉铁路的运作,避开军队的重重看守,他扒上开往基辅的列车。在漆黑车厢里的几个小时,是诺维科夫最接近死亡的时候,缺氧,迫在眉睫的饥饿,当残存的意识走向模糊,车厢大门轰然打开。咒骂,哨声,手铐冰凉的触感,漆黑的房间和刺眼的灯光,诺维科夫饿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警棍抽在身上也毫无知觉。有人走进房间,叫停了审讯,把诺维科夫带到单独的牢房,每天送来足量的食物;诺维科夫顾不上考虑自己的处境,在狼吞虎咽之余,就盯着牢房狭小的窗户,一点点咀嚼脑海里庞大的虚无。过了几天,又或是几周,牢门打开,一个高大的男人走进来,西装在他身上削出锋利的轮廓,如一柄黑色长剑,胸前的徽章则是点缀在剑柄处的玫瑰。诺维科夫仍然一动不动看向窗户,目光空洞,他便俯下身截住视线,与诺维科夫对视。 “初次见面,您可以叫我蓝先生。”男人嗓音儒雅,伸出手,那是一双学者的手,透出温和的姿态。诺维科夫顺从地伸出手。
握手过后,蓝先生拿出一份档案,慢条斯理地翻阅。“能从利沃夫来到这里,很不容易吧,毕竟铁路的防备那么森严。是为了您的父亲,我猜。”看似问候的话语,却显出他对诺维科夫的一切了如指掌。后者的目光中掠过一丝慌乱,但随即又归于平静,显然呆滞只是一种伪装。蓝先生微笑:“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诺维科夫,接下来请您回答几个问题,结果将决定,您会迎来新生活,还是被遣返回原本的地方。”
“第一,您是否擅长躲避追踪,以及长时间忍耐痛苦?”
诺维科夫点头。
“第二,您是否能够为做某件事不惜一切代价?”
诺维科夫点头。
“第三,您是否愿意为苏维埃国家安全事业奉献终身?”
诺维科夫点头。
“很好。”蓝先生啪地一声合上档案,像是为诺维科夫的回答鼓掌。他把手搭在诺维科夫肩上,照进监牢的光线从他头顶洒下,如施行洗礼般神圣。“我相信,今后我们的相处会十分愉快。”
03
深夜的亚历山大广场上,寒风呼啸,裹挟着冰冷刺骨的潮湿气息,K竖起领子,加快了脚步。装作不经意地环视四周,视线将整片广场一览无余,没有人跟随,没有可疑车辆,两边楼房的窗户中也没有值得怀疑的身影。一路上K是步行来的,尽管距离不算近,他能开的车只有部里派发的那辆官方牌照的特拉贝特(注3),对于今晚的会面来说太过招摇。湿气渗进衣领,让K浑身忍不住战栗,才来到这里两天,他就开始怀念起黑海边上的阳光,还有免费入住的水疗中心,虽然对K这个级别的部员来说,那是一年只有一回的享受,但刚刚结束休假就被派到这鬼地方,未免也太过分。如果不是为了那个人,就算被降职都好,他也坚决不来收拾烂摊子,K不止一次忿忿不平地想。
顺着街边的楼梯往下,面前是一座地铁站的入口,大门却紧闭着,原本的格栅门后面还矗立着一扇厚实的铸铁门,表面已经锈蚀不堪;头顶的车站指示牌上一片空白,本来的站名被抹去了,这是一座并不存在的车站。K按动大门旁边的电钮,一次长,两次短,片刻后,铸铁门缓缓打开,后面是一个身着边防军制服的士兵。K出示证件,士兵解开格栅门上的挂锁,锁锈得太厉害,他来回转动钥匙的时间里,K扭头盯着楼梯上方,没有人来。锁终于开了,K侧身进去,门立刻在背后轰然关闭。
空气中尘埃弥漫,一股难以形容的陈腐味道,那种某样东西在角落里放了很多年会产生的气味。士兵在前面带路,车站里灯光昏暗,脚下仍然是战前粗糙的水泥地,墙上有不少残存的德文标语,都与战争相关;许多走廊和楼梯被封死,只留下通往站台的一条路。所谓的幽灵车站,以前K只从柏林局的同行口中听说过,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柏林墙把东西德分开后,西柏林有几条地铁线路经过东柏林境内,那些线路仍在运作,只是并不停靠于东柏林的站点。这些站点由东德边防军驻守,不对外开放,东德地铁线路图上甚至没有记录,幽灵之称可谓名副其实。选这里作为会面地点,上头可真有品位,K暗暗抱怨。
经过一道道铁丝网和检查站,走上空荡的站台,蓝先生就坐在铁道边的长椅上看着报纸,即使这样四下无人的场合,他依然坐得端正,和在部门会议上别无二致。R倚在墙上抽着烟,看到K出现,她捻灭烟头,似乎是暗示K迟到了。“来到东柏林,感觉如何?”蓝先生背对着K,却察觉到了他的到来。K思考了一会这是工作上的提问还是日常问候,决定作最简单的回应:“冬天比想象中冷。我得添几件衣服。”
“我和招待所的同志打过招呼,晚餐还满意吗?”蓝先生又问,K分辨不出这是他本来就关切的,或仅仅是顺着话头说下去。“非常好。香肠和啤酒都很美味,是部里特供的。”他回答。
比起上次见面,蓝先生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缕,身体看来倒还硬朗,没有和部里其他身居高位的人一样变得脑满肠肥,不知是怎样做到的。K第一次来东柏林,还是六一七事件(注4)的时候,行动也是由蓝先生牵头,那时K还是非正式的编外人员,成功揪出了工人抗议的头领,在蓝先生推荐下进入第一总局。对此,K说不上有多少感激,蓝先生属于那种秉公办事的人,即便身上有劣迹、出身问题,总而言之,那些会被其他领导断然拒绝的人物,只要能力出众,他都可以招募到麾下。但K有一种直觉,蓝先生的宽宏大量是建立在他对手下毫不留情的利用上的,他可以为了摆脱麻烦放弃营救联系几年的重要线人,可以为了接触投诚的西方官员,让亲自培养的特工拿命冒险;K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也会被这样利用,所以他不会感激。
蓝先生收起报纸,这是讲正事的信号,R走过来,和K一并站在蓝先生面前。“你们可能疑惑,为什么在这里见面。因为东西德的民众都不会出现在这,西边的探子没有藏身的空间,另外,地铁在隧道中行驶的震动也会阻碍窃听。”K不禁担心自己的不满是否被察觉到了,好在蓝先生没有纠缠这个话题。
“这次行动是针对N的。他是你们多年来共事的同僚,小组的领导,原则上说,不该由你们接手追捕N的行动,但组织决定破一次例。”蓝先生稍作停顿,给两人消化这种善意的时间,“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已经十分严峻,莫斯科方面不希望东德再出现紧张局势,要求低调处理本次叛逃事件。目标很简单,逮捕N,回收他手中的敏感材料,上级给的期限很紧,你们是最熟悉N的人,因此也是唯一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到他的人。”
“当然,你们不会独自行动,东德国安部将全力提供协助。”蓝先生站起身,朝着K和R身后的方向举手致意,两人回过头,铁道的另一侧,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走来,身边有两名武装士兵陪同,他在站台边站定,向三人行了一个军礼。“这位是理查德·卡普里维中校,部长会议指定的协调专员,他会为这次行动组建队伍,接受克格勃的指挥。”即便隔着一条铁道的距离,K依然感觉到那人身上散发的某种敌意,帽檐投下的阴影盖住他的面庞,却遮蔽不了眼中冰一样的锋利,寒冷的、渴望见血的。蓝先生站在一旁,显出纵容的姿态,这又是他豢养的新一条鹰犬吗,为了针对旧日的门徒?K有些局促,看着身旁的R,她还是如往常般面无表情,但从一瞬间投向自己的视线中,K看出,她也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像是刻意留给双方互相打量的空档一样,过了许久,蓝先生才微笑着开口,打破横亘在铁道两边的僵局:“都相互认识了吧?没有也没关系,今后还有很多机会相处。”他走到K和R之间,拍拍两人的肩膀,“那么,预祝一切顺利。”说完,便朝出口走去。K本想道别,震耳欲聋的轰响从隧道中传来,强光刺破黑暗,一列地铁从车站里径直穿过,如传闻中那样,没有停靠。透过车窗,隐约可以看到西德张贴画明亮的色彩,乘客们裹在鲜艳的颜色里,至少,是相对这片土地而言,但他们只是路过,像活人巡游途经死者的国度。K呆呆地站着,地铁驶过只花了几十秒,对他而言却是漫长到超出常识的时间。回过神来,卡普里维中校已不在对面站台上,身边也没有R和蓝先生的身影。只有K孑立在空无一人的车站里,独自占有隧道中残留的风声。
04
斯拉娃·罗伯津斯基与诺维科夫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56年,森林边上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罗伯津斯基的父母是战后第一批获得苏联国籍的波兰人。出身纯正的知识分子,履历干净,纳粹占领时期明智地与地下党保持距离,他们清楚,战争时的中流砥柱,到了战后就可能被弃之敝履,甚至遭到清算,三十年代的教训(注5)依然历历在目。1950年,父母以交流学者的身份移居莫斯科,将化为废墟的家乡抛在身后,当少年时的罗伯津斯基坐在火车上回望如墓地般荒凉的克拉科夫时,她并不悲伤,只是再度想起那些瑟缩在避难所里躲避轰炸的日子,还有天花板上落下灰尘的味道。
莫斯科,新世界的渴望之城,名望、权力、财富都朝这里流淌。罗伯津斯基花了很长时间才习惯不再惊叹于莫斯科的繁华,以她的经历,无法想象出一座未曾经历战火的城市可能是什么模样。在父母打点下,罗伯津斯基很快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就读,那时莫斯科大学就被称为克格勃培育人才的摇篮,而政治经济学系更是摇篮中的摇篮,虽然没有实际证明,但按罗伯津斯基观察,系里几乎每个同学都被克格勃的人接触过,至于后来有多少人正式加入,不得而知。
与外界的想象不同,一个人如果选择成为谍报人员,往往并不单纯是为理想,也不仅仅为了金钱,而是二者兼有。一点共产主义理想,一点物质承诺,再加上一点必不可少的恐惧,是炼成一名间谍的必要材料。罗伯津斯基对意识形态和金钱财富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也就是,既不冷漠也不热诚,但当招募人员对她谈起父母的波兰裔身份对学者头衔的影响时,她毫不抵抗地屈服了。一家人的优渥生活不过是建立于摇摇欲坠的地基上,只要他们动手一推,就会顷刻坍塌。谈话,审查,在课余时间接受训练课程,很快,大学里已经没法满足培养的需要了,论文答辩过后,罗伯津斯基被送往克格勃红旗学院。这一训练机构在莫斯科周边的森林中建立了五座设施,时至今日,她仍然不知道自己身处的究竟是哪一个。
学院没有设想中那么冰冷可怖,宽敞的两人宿舍,楼栋间的喷泉花园,但与这些相对,学习的课程则是真正令人背脊发寒的间谍技能。一年时间里,罗伯津斯基通过了初级的跟踪、反跟踪、监听、监视与战斗训练,成绩优异,但训练不是她最担心的,身边人充满敌意的目光才压得她喘不过气。一个靠着父母疏通关节进入莫斯科大学的波兰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是受欢迎的对象。空闲时间里,罗伯津斯基从不参加学院的活动,无论军乐演奏还是无产阶级诗歌朗诵会,她都敬而远之,即使这会影响到她的政治评价。她总是在训练大楼的天台上独自抽烟,香烟是帮别人在课程测验中作弊换来的。学院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森林,这个选址显然是出于保密需要,罗伯津斯基还想到一点,避免学员逃走泄密。桦树、云杉、几十米高的落叶松,将通往地平线的视野遮蔽;每次有风吹来,森林便如海浪般起伏,枝叶层叠交错,发出宏大遥远的声响。只有这时,罗伯津斯基才能享有短暂的平静。
一天她在天台对着香烟发呆时,有人走到一旁。罗伯津斯基以为是教官巡查,连忙把烟收起,而那人说:“没关系。我还以为只有自己会来这里呢。”那人看起来的确是教官的年纪,却不管纪律,只是倚在天台边,风拂过他栗色的头发,其中已经有不少花白。罗伯津斯基很快了解到,他叫诺维科夫,是克格勃派到学院的特别顾问,原则上不属于学院编制,说这句话时,诺维科夫狡黠地眨眨眼,罗伯津斯基立刻心领神会。按规定,学院里的人都必须采用化名,罗伯津斯基后来才知道,诺维科夫第一次遇到她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名。
之后几天,罗伯津斯基向其他教官打听诺维科夫这个名字,本以为他们会讳莫如深,没想到不仅愿意谈及,还显出十足的尊敬。一个健谈的教官对她说起,诺维科夫是对外情报总局功勋卓著的情报员,参与了战前战后的多个重要行动,在窃听领域,他是为数不多既精通设备布线又擅长幕后监听的专家。如果得到他的认可,今后就可以在局里平步青云了,教官别有深意地说道。罗伯津斯基对此并没有多在意,一方面眼下的事业本就不是出于她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诺维科夫于她并非那样高高在上的角色。
罗伯津斯基意识到,除自己之外,诺维科夫也是天台的常客。吹风时,他常常对罗伯津斯基谈起自己的过去,当初,他是为了寻找身在劳改营的父亲的音讯才选择被克格勃招募。战前的训练比现在严酷得多,当一切结束,他来到领导办公室,眼前的那位上级——也就是之后同样成为罗伯津斯基上级的人——对诺维科夫说,他的父亲几年前已经死在西伯利亚,招募时的承诺只是一场骗局。他可以转身离开,就此抛下特工的身份和责任,或者留下来继续为国家服务。当然,诺维科夫留下了,多年后他了解到,当时办公室的门外守候着内务部的人,如果他推门离开,就会被立刻逮捕,遣送回乌克兰的饥荒区。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诺维科夫说,因为他出身不正,他的祖父曾是彼得留拉(注6)的副手,加入过社会民主工党战斗队,与苏维埃派作战。这样的不信任一直延续到战后,甚至近几年,他还偶尔会在自己的随身衣物中发现窃听器。
罗伯津斯基知道,诺维科夫说这些是为了让自己面对排挤好受一点,虽然她并不那么需要这份好意,但也不讨厌,只是边抽着烟,边默默看向他。说完后,诺维科夫问:“能给我一支吗?”罗伯津斯基直接把自己那根递过去,学院里香烟太过珍贵,她舍不得再点一根。诺维科夫接过,吸了一口,猛烈咳嗽起来。“你没抽过烟?”罗伯津斯基疑惑,听闻资深情报员没有不是烟鬼的,要提振精神只有这种方式。“不抽,”从咳嗽中缓过劲来,诺维科夫回答,“不喜欢对某样东西上瘾。”吹来的风驱散烟雾,他双指笨拙地夹着烟,凝视烟头泛红的火光:“只是想试试有什么在手中燃烧的感觉。”
诺维科夫被派去了匈牙利,天台上又剩下罗伯津斯基一人。两年后,她从红旗学院毕业。之后的事情她不太愿意回忆,先是去东德,后又回到波兰常驻,干过不少脏活,和诺维科夫同组共事了不少时间。上级给组内每个人指派代号,用的是名字转写成英文后的开头字母,简单直接。他们说,这样可以和西方国家的间谍混淆,妨碍敌人的判断,尽管罗伯津斯基表示怀疑。最后一次和诺维科夫以同事身份见面,是在通往华沙的特快列车上,罗伯津斯基刚刚解决一起统一工人党内部的泄密事件,穿过车厢拥挤的过道,坐到诺维科夫身旁,交给他记录着政府会议内容的磁带,盒子表面沾着干涸的血迹。
过了很久,诺维科夫才接过,毫无预兆地说:“西边的人找到我了。我答应了他们。”罗伯津斯基震惊片刻,很快意识到他绝不会做没有理由的决定,本能地环视周围,检查嘈杂的车厢里是否有危险迹象。“上车时没发现尾巴,座椅垫和行李架我检查过,没有问题。”诺维科夫看出她的担忧,说道。他打开随身的公文包,露出里面的一份文件,封面上盖着华约军事委员会的印章,罗伯津斯基陷在混乱的思绪中,只瞥到标题的“捷克斯洛伐克”字样。“有这份筹码,足够撬动整个西边向我倾斜。”
“他们会准备一个对接小组,还有一个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接下来我会去东柏林,在他们的接应下坐上外交官车辆,再通过边境抵达西德。”诺维科夫看着她。“我说这些,不是对你有任何要求。你可以立刻告发我,踩在我身上去往更高的位置,我不会有半点怨言。这仅仅是我的告别,不是作为上级,不是作为同僚,而是作为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向你告别。”不知为何,罗伯津斯基有种预感,诺维科夫其实希望她告发自己,几乎是在恳求她这么做,逃亡对诺维科夫而言不是一种解脱,而只是让命中注定的结局加速到来的方式。他已经厌倦了,谁又不是呢。但罗伯津斯基只能用最残忍的方式回应他。
“再见。”她说。
05
咔哒一声,磁带播到了底。卡普里维中校放下手中的铅笔,掀动录音机按钮,再次从头开始。缥缈的雨声,指节敲击窗户的声音,两个人的谈话,这段录音卡普里维已经听过几十遍,熟悉到能够记住每一处对话的时间点,再默念出对话的每一个字。音质不算理想,毕竟是支援小组的人在货车车厢里匆忙录的,R和K那两人太警觉,没有安放窃听器的机会。昏黄的台灯下,桌上那本笔记簿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磁带的内容已经咀嚼到再没什么可以记下了,卡普里维却还是找不到有问题的地方。唯一可疑的,是那个女人在车窗上敲出的节奏,但他对照了主流的几种密码本,没有对得上的。卡普里维靠在椅背上,活动一会身体,再度投身于白噪音的茫茫海洋中。他早已准备好把整个夜晚都花在上面。
敲门声响起。“请进。”卡普里维说。部里的警卫推开门进来,端着一杯咖啡,放在中校手边。“谢谢。”卡普里维眼也不抬,只是拿起瓷杯啜饮一口。警卫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卡普里维身后犹豫片刻,后者发觉他想说些什么,摘下一边耳机,回头看向他。“中校同志,您连续工作一整天了,请注意休息。”卡普里维点点头,表明这份好意心领了。“我没问题。这是莫斯科的同志给的任务,必须完成。你去换班吧。”警卫敬礼,走出房间。
墙上钟表的时针划过一大格,咖啡已经见底,还是一无所获。卡普里维丢开铅笔,即使他也不免有些烦躁,倒不是因为徒劳无功,而是谜题的答案近在眼前,却找不到破解的方法。他把笔记推到一旁,从桌上堆积成山的文件里抽出几份,都是读过许多遍的,重新看是否有遗漏之处。M司(注7)的信件检查报告、警方卷宗、报纸片段,翻阅途中,卡普里维又一次看到那条新闻:一周前,东柏林城郊有两名人民军士兵在巡逻途中被枪杀,经检查,弹头来自克格勃专用的间谍手枪。毫无疑问,是N那个畜生在逃往西柏林途中干的,卡普里维不自觉地握紧拳头,撕裂了报纸的边缘。中校亲自慰问了两名士兵的家属,向她们承诺,一定会严惩凶手,藏在话尾没有说的是,以自己的方式。
旁边的信件管道中传来声响,卡普里维立即起身,如果不是送到私人信箱或者由下属送来的信,一定极其重要。牛皮纸信封重重地落在信件篮里,上面没有署名,没有印章,那就意味着,是某个地位显要的人亲自递送的。卡普里维用刀小心裁开信封,里面是几份克格勃人员档案的副本,中校一眼认出,那正是自己的目标,那几个藏在代号背后的人,R,K,N,档案记载着他们被招募开始,到后来每一次行动的经历,“罗伯津斯基,卡拉切夫,诺维科夫……”中校低声念着那些名字,仿佛这样就可以将它们占为己有;档案下面压着一本小册子,卡普里维翻开几页,发现是那个小组使用的密码本,现在他确信,这是那位来自莫斯科的朋友的馈赠。他顾不上再看档案,迅速回到桌前,戴上耳机,重听那段敲击玻璃的录音。按照长短节奏对应字符,再把内容译成德文,结果是一段简短的文字:“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几十秒后,N出现,录音来到结尾,车门打开又关上的沉闷声音。那辆货车的车门处一定有另一个监听器,用来给逃亡者报信,监听组只监控了传出公寓的信号,却没有注意传入的。
重大的发现,但还不够,事后货车被彻底检查过一遍,没有查出问题,R和K抽空拆下了监听器,那种情况下还能做到,实在不得不钦佩,卡普里维想。没有物证,指控就难以成立。思索时,房门再次被敲响,进来的是另一个警卫,他敬礼:“中校同志,关于那个打广告的人招供的内容,有重要调查进展,现在向您报告情况吗?”
“讲。”
“付钱让那人做伪装的,是一名英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他现在已不在境内;但是,发现了该商务参赞与另一名可疑人物的电话记录,在电话中,可疑人物向他透露了抓捕行动的细节。电话地址在这里。”警卫递来一张纸条,上面的地址正是R,不,罗伯津斯基暂住地附近的公用电话。有了这些证据,再加上那位莫斯科朋友的授意,应当足够把事情了结。中校并没有感到欣喜,那种情绪对于履行职责是多余的,对他来说,眼前的一切只是顺理成章地串联起来,他要做的只是将整个罪恶的链条彻底碾碎。卡普里维拿起话筒,拨通一个内线号码:“请为我转接克格勃派驻工作组。”接通后,对面没有说话,只传来一阵冗长的沉默,像是在等待卡普里维先开口。“先生,我们有关键发现。您会感兴趣的。”
06
K这个代号不是安德烈·卡拉切夫自己选的。话说回来,又有谁是自己选的,无论最无关紧要的代号,还是被命令杀死某个人?某种意义上,卡拉切夫和K的名字是契合的,那个卡夫卡小说里的K,经受着巨大而无可名状的命运支配。许多年前他就读过卡夫卡,虽然算不上禁书,但无疑属于不受欢迎之列,如果有人因此痛斥他受小资产阶级颓废文化腐蚀,也没什么可辩解的。加入克格勃之前,卡拉切夫是个太早坚信自己会为文学事业贡献一生的青年,除却一腔热情之外两手空空,从黑海边上的家乡去往大城市流浪;他身边永远聚集着一群同样年轻而一无所有的人,诗人、剧作家、独立思想者,当然都是自诩的,随着文化界的风向四处游荡,如同在城市间迁徙的候鸟。
年轻时卡拉切夫也信仰社会主义——不是写在档案里的那种信仰——谁年轻时不是社会主义者?谁年轻时不是诗人?他爱好未来主义诗歌,狂热地阅读马雅可夫斯基与赫列勃尼科夫,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创造出全新的无产阶级文学;他也给杂志和作家协会投过稿,统统石沉大海,像卡拉切夫这样大学都没有毕业,却自称文艺工作者的人,足够把全苏联的作家协会挤满,而事实是,他们连第一道门槛都跨不过去。生活开始不可避免地拮据起来,卡拉切夫和朋友们租住在阁楼,为了节省车费走上一整天去投递稿件,每天晚上围坐着喝最廉价的勾兑伏特加,轮流念诵自己新作的诗。如果日子一直这样下去,倒也不错,但它注定不会。
警察突如其来的拜访,报纸上关于“新兴极端文化团体”的报道,朋友们一个个消失,有的再见到时形容憔悴,对自己的经历避而不谈,有的干脆再没出现过。卡拉切夫害怕了,烧掉自己署名的诗稿,之前退回的稿件也统统撕碎烧尽;他四处辗转躲避警察,其实警方并没有动真格去追捕他,诗人而已,偶尔处置几个杀鸡儆猴就够了。不过他这番行为吸引到了另一些人的注意,克格勃找上门谈话的时候,卡拉切夫害怕得话都说不利索,但开出报酬时他眼中闪过的兴奋,反倒证明他可以信任,或者说,容易操纵。卡拉切夫记得,招募自己的那人读着搜查到的、他留下的最后一份诗稿,发出赞叹:“或许有天,您的诗句真的能载入史册。”卡拉切夫几乎就相信了,如果没有见识过朋友们遭遇了什么。
在伊万·诺维科夫手下做事,是战后不久的事情,那时局里急缺能干脏活的人手,这样的人大多死在了战争中,而卡拉切夫短暂的诗人生涯的一大目标就是逃避兵役,换而言之,他能被选上只是因为他还活着。虽然并不想承认,但他能被诺维科夫重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卡拉切夫的底线比其他人低一些——或许,不止一些。在53年的东德,卡拉切夫与抗议工人们相谈甚欢,大声宣告今后将要实行彻底的民主社会主义,加薪和言论自由都会有的,转头就抓住抗议头领交给苏军处理;56年十月的匈牙利(注8),卡拉切夫把武器运进罢工人群中,军队开火之后,就宣称死者是武装暴徒,记者们一拥而上,拍摄尸体旁散落着步枪的照片。应该说,这些龌龊手段不完全是卡拉切夫的责任,所有行动都是在诺维科夫本人首肯,甚至是策划下展开的,审阅计划的时候,诺维科夫总是神情沉重,一根接一根抽烟,有时卡拉切夫仿佛感到,他发出了一道漫长而无声的叹息。
在匈牙利的最后一夜,卡拉切夫一生都不会忘记。十一月的第一天夜晚,广播中传出宣布匈牙利中立的消息,政府决定废除华沙条约,局势即将白热化;街头一片混乱,到处都有国家官员被群众抓住,在沸腾的怒吼中遭到处刑。卡拉切夫和诺维科夫潜藏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楼顶,监听总理府中的情况,远方的地平线上涌起浓烟与火光,城市正在燃烧。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喊,一名苏军士兵登上房顶,举起枪,显然是将两人视作了准备袭击苏军的武装分子。来不及证明身份,士兵就扣动扳机,一枪击中卡拉切夫的腹部,他随即倒下,并非因为疼痛,而是本能地躲避接下来的射击;躺倒在地面上,他看见诺维科夫拔出手枪开火,交错的枪声停息后,诺维科夫还站着,而不远处传来躯体倒地的声响。他冲上来查看伤势,卡拉切夫摆摆手,让他先去看那个倒下的士兵,疯狂分泌的肾上腺素暂时屏蔽了痛觉,卡拉切夫还能起身,看着诺维科夫去检查那名士兵。如果这时在这个地方枪杀一名苏联军人,那将是比噩梦还要更糟的事态。
诺维科夫朝那人俯下身,寻找伤口位置,从他煞白的脸色就能看出,情况并不乐观。他脱下大衣堵在伤口处止血,徒劳地拍着那人的脸,依然毫无动静,把手放到鼻孔处,他脸上的慌乱变成了恐惧。诺维科夫捂住嘴,开始干呕,像要把灵魂都全部吐出,双眼瞪大如两口干涸的井,盯视着死者逐渐冰凉下去的躯体。事后卡拉切夫得知,那是诺维科夫第一次杀人,很难想象他干到这位置,此前却从未杀过一个人。不过那时的卡拉切夫注意不到这些,肾上腺素开始消退,疼痛席卷而来,他昏厥过去。再次睁开眼时,是在离开匈牙利的军车上,诺维科夫沉默地坐在一旁,面如死灰。上头掩盖了这次事件,对外宣称是反苏分子开的枪,考虑到任务的其余部分完成得足够好,没有下达处分。一向贪图便宜的卡拉切夫并不感到庆幸,倒不如说,他愤恨开枪的人为何不是自己,明明他的道德感如此廉价。
事件过后,罗伯津斯基加入了小组,两人十分默契地对她三缄其口。她比卡拉切夫年轻得多,也能干得多,两三年便超过了他的职阶,他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薪水也没有降低。不如说,他和罗伯津斯基相处不错,关系好到,当她说起诺维科夫决定叛逃的事情,他没有怀疑她在说谎。卡拉切夫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工作这些年里,他见过身边不止一个人被逼向极限,这些人的选择只有两个,死亡或者流亡,而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在卡拉切夫和罗伯津斯基被确定为追捕诺维科夫的人选后,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既然最初没有告发,那就送他最后一程,这无疑不符合做事的规矩,但符合他们之间共处的原则。卡拉切夫和西边的人搭上线,罗伯津斯基把抓捕计划全盘托出,然后,就是那场精心策划的失败的行动。那天最后返程的路上,雨已经停了,卡拉切夫凝视车窗上残存的雨滴,心想,我已经把那一枪还给了你,伊万·诺维科夫。
07
手表上,时间刚过八点,海因里希·海涅大街灯火通明,人潮汹涌。有两条尾巴,就在身后,不,也许三条。两个身着长风衣、用宽檐帽遮住视线的男人,街口处缓缓驶来又在路边停下的轿车,还有一个无法确定,瞬间的直觉表明,有谁正在高处监视,但夜幕全然掩盖了那人的身影。罗伯津斯基精确控制着步伐,处在他们的视线中时保持正常速度,避免遭到怀疑,一旦进入盲区就立刻加速,快跑着与他们拉开距离,虽然他们总能迅速跟上。跟踪从罗伯津斯基离开住处就开始了,她无法判断现在的处境,对方大抵是东德国安部的人,是在试探、搜集证据,还是发起致命一击的前奏?罗伯津斯基有片刻的侥幸,如果那些人现在没有动手,或许就说明情况没那么严峻,协助逃亡的事情还没露出蛛丝马迹。但她转瞬打消了这个幼稚的念头,她自己就曾对无数人做过同样的事,这种用临近的威胁逼出破绽的做法,她还不熟悉吗?
踏上亚诺维茨桥,两个跟踪者汇集到一处,罗伯津斯基回头看一眼,突然冲出人行道跑向马路,一阵鸣笛和刹车声,几辆车撞成一团,司机们摇下车窗大声咒骂;通往桥上的路堵死了,跟踪的轿车在通往桥的路口犹豫片刻,调头离开,而两个风衣男人则加快了脚步。那辆车很快就会出现在桥的另一头,必须抓紧时间,罗伯津斯基开始奔跑,在人流中飞速穿行,那两个人的脚步也骤然加快,始终紧跟在身后。来到桥的另一端,罗伯津斯基转身钻进小巷,趁两人还没跟上,狂奔经过几个拐角,她仔细研究过市区的地图,早已设想过在迷宫般的小巷中摆脱追踪的计划,而那两人的准备显然不如她充分。
回到大街上,背后已没有两人的脚步声,街道上也看不到那辆跟踪的车,罗伯津斯基稍微松了口气,但这还远不意味着结束。她走进街边的电话亭,竖起衣领挡住脸,投币拨打一个早已熟记在心的号码;那是和卡拉切夫约定好的,他把暂住公寓的公用电话线路转接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两台电话都与个人身份毫无关联,这样才足够保险。提示音响了几声,对面很快接起电话,却没有声音。罗伯津斯基也没有说话,最初以为是故障,直到另一头传来更多人的脚步声,巨大的恐惧笼罩了她的全身。她立即扣上电话,不可能打错,线路没有问题,唯一的可能是有人闯进了卡拉切夫的房间。按照他们的行动效率,应该已经进行了搜查,虽然她相信卡拉切夫不会留下可供指控的证物,但……罗伯津斯基无力地垂下头。如果他们决定动手,说明最坏的事情已然发生。
几辆黑色汽车从街道两端驶来,在路人的惊呼中开上人行道,电话亭被包围在车灯的照射中,如同被聚光灯照射的舞台中心。许多人下车,拔枪瞄准电话亭中的罗伯津斯基,大吼着命令她投降。在强光的背后,罗伯津斯基隐约辨认出卡普里维中校的身影,他拿起扩音器,语调却不急不缓,第一次碰见他时罗伯津斯基就想到,他一定是那种喜好折磨到手的猎物的人。“斯拉娃·罗伯津斯基,现指控你犯下间谍罪、叛国罪、协助谋杀罪等多项罪名,依法将你逮捕,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然而这些话并未传进罗伯津斯基的耳中,她环视周围,没有等来蓝先生的出现,就那么执着于运筹帷幄的感觉吗,她冷笑。
国安部特工们开始慢慢靠近,罗伯津斯基用仅剩的时间打量他们,隔着一层电话亭的玻璃,以制式手枪的口径,应当无法立刻让她丧失行动能力;也就是说,她还有为自己选择结局的可能,一个符合她身份的结局。今夜的天空没有云,月光清朗,柏林的冬天很少下雨,几天前那次,大概就是今年的最后一场。赶上了这个冬季的最后一场雨,也算不虚此行。罗伯津斯基拔出枪,将枪管塞入口中,血花在电话亭中迸溅开来,猩红沿着玻璃向下流淌,遮蔽了她最后的面孔。
8
1976年。
英格兰海滨笼罩着一层薄雾,靴子踏上松软的草地,积水近乎没及脚踝。平静的浪冲刷着悬崖下的石滩,高耸的白色岩壁以冷峻的面貌朝向大海,几千年来如此。星期日的清晨,诺维科夫总会来看海。现在他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他们派发了假名和新的身份,但独自一人的时候,不需要这些面具用于掩饰。时至今日,他依然无法习惯抛下过往的人生去生活,异国的口音,陌生的城市,多雨的季节,唯一能让他感到熟悉的,是偶尔送来的谍报文件,而这偏偏是他不愿记起的东西。
海风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掀起波浪,起伏的纹路荡漾开去,经过散落在四处的教堂废墟,漫向遥远的陆地。有时诺维科夫觉得,那些残垣断壁像是某种庞大的墓碑,面对时间的摧残与海雾的侵蚀,沉默地纪念着某些不会被纪念的人。雾中出现光亮,一辆车顺着蜿蜒的小径驶来,停在草地的边缘。一个人影下车,走向诺维科夫。
来到面前,那人递出一份资料,上面是模糊且过度曝光的文件照片,由缩微胶卷冲洗而来,标题处有剑与盾的徽标,大概出自他们安插在克格勃文书部门的某个内线之手。诺维科夫翻阅着,从格式可以认出这是克格勃的人员档案,离开那份工作许多年,再看这些已经有点生疏,但过往的记忆就如同冰冷的针,此刻猛然刺进头颅,直触大脑最深处的思绪,令他不禁战栗。文件上盖着归档的印章,意味着这些文件已经保存备案,对档案的主人也已盖棺定论——退出部门或是死亡,往往总是后者。
诺维科夫看到熟悉的名字:斯拉娃·罗伯津斯基,曾用代号“R”,通敌,协助部门重要人物叛逃,1968年于东柏林遭到围捕,畏罪自杀;安德烈·谢苗诺维奇·卡拉切夫,曾用代号“K”,1968年被捕,先于东德国安部二号部门设施内受审,半年后被送往诺里尔斯克劳改营,1970年死于狱中;最后是他自己,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诺维科夫,曾用代号“N”,叛逃,再往下便是一片空白。读到这些,诺维科夫甚至感到释然,如果他们现在还活着,遭受的痛苦将远大得多。但诺维科夫无法原谅自己的是,那些痛苦本就不该是他们承受,是他用虚假的认罪绑架他们,又以懦弱的逃亡抛弃他们。诺维科夫低下头,他已经忏悔了许多年,再多这一分钟也无妨。
许久之后,诺维科夫从上衣口袋中摸出打火机,他是从天台上那次谈话后开始抽烟的,还要再过多少年才能戒掉呢,他想。空气很潮湿,打了许多次火才成功,诺维科夫点燃档案的边角,火焰跳动升腾,在纸上蚀出漆黑的空洞,吞没那些模糊不清的字句;直到整份文件被火吞噬,烧到了诺维科夫的手,他依然没有放开,这让他想起古代用于驱散迷雾的灯塔,此刻他手中这座却无法驱散周遭的雾,只是令他痛楚。
这就是什么东西在手中燃烧殆尽的感觉,诺维科夫想,二十年的记忆,生者与死者的过往。火逐渐熄灭,余温尚存的灰烬零落下来,飘向大海。
注1:1968年8月,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部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注2:诺维科夫的昵称。
注3:东德汽车品牌。
注4:1953年6月17日东德发生的示威游行活动,最终遭到东德人民警察和苏联驻德国集团军镇压。
注5:1937至38年,亲苏的波兰人曾遭到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大规模清洗。
注6:西蒙·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留拉,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领袖,1919年末遭红军击溃,流亡国外。
注7:Abteilung M,东德国家安全部邮政通信监控部门。
注8:1956年10月至11月,匈牙利的群众和平游行演变为武装暴动,后经苏联两次军事干预平息。
Comments
October 30, 2024 08:32
aayan
Youre so cool! I dont suppose Ive read anything similar to this just before. So nice to find somebody with original ideas on this subject. realy we appreciate you starting this up. this fabulous website is one thing that is required online, a person with some originality. beneficial job for bringing interesting things for the internet! 온라인슬롯